记者注意到,这也是继2016年12月份处罚首批4家骗补车企后,工信部开出的第二批骗补罚单。随着相关机构的不断重拳出击,显示出国家高度重视和严肃处理新能源汽车“骗补”事件的态度和决心。有业内人士表示,随着两批共计11家车企的处罚相继落地,意味着打击新能源车“骗补”,进入处罚执行期。
  骗补再开新罚单 7家车企目录申报被停
  此次收到工信部行政处罚决定书的7家企业分别是金华青年汽车、上汽唐山客车、重庆力帆乘用车、郑州日产汽车、上海申沃客车、南京特种汽车制配厂和重庆恒通客车。
  工信部的处罚决定撤销了上述汽车制造商生产骗补产品,这意味着7家公司相关骗补产品不再具备生产资质,同时暂停了7家公司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资质,并责成这些公司进行为期2个月的整改,整改完成后,工信部将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。
  《证券日报》记者注意到,和去年被处罚的“有牌无车”的4家企业相比,此次落实处罚的7家企业,骗补原因更为复杂。在工信部公布的处罚决定书里,7家车企被罚的原因各不相同。其中,金华青年汽车公司2014年销售给上海巴士公交(集团)有限公司245辆新能源汽车,实际安装电池容量小于公告容量,与《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》不一致。
  上汽唐山客车公司2015年度申报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中,有30辆车未安装电池和电机控制器,15辆车未安装电池,30辆车电池安装不足、5辆车未安装电机控制器,上述80辆新能源汽车不符合申报条件。




装修耗涂料量大,需
五金件十大品牌有哪
让好门窗实现你的品
装衣柜用什么板材最
鼓掌!阿里加入3000
亚洲最大春季电子展
新能源骗补新一轮罚
看奥园广场如何玩转
速途论道:苏宁开放
支付宝试水业务收费